關(guān)注微信
小程序

吉林農(nóng)機手徐永山與洛陽“東方紅”:搭檔45年 “人機情未了”

作者:洛陽日報 陳曦 本站發(fā)布時間:2015年10月22日 收藏

  徐永山試駕新一代“東方紅”履帶拖拉機,連聲稱贊“‘老伙計’的‘后輩’一樣好使!”

  45年前,吉林人老徐遇到了洛陽來的“老伙計”,一起耕地種田,配合得再默契不過。“老伙計”干起活兒來不辭辛苦,有了“老伙計”的協(xié)助,老徐當上了先進,受到了國家領(lǐng)導(dǎo)人接見;這些年,老徐把“老伙計”照顧得也非常好,雖然5現(xiàn)在要“退休”了,還能時不時“發(fā)揮余熱”……

  40多年彈指而過,從而立到古稀。前不久,75歲的老徐終于第一次來到“老伙計”的家鄉(xiāng)——洛陽,圓了自己多年的夢。

  老徐是全國勞動模范、吉林省公主嶺市陶家屯鎮(zhèn)石柱溝村村民徐永山;“老伙計”是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(簡稱中國一拖)生產(chǎn)的一款經(jīng)典履帶拖拉機“東方紅-75”。

  昔日同“奮斗”

  老徐是在30歲那年遇到“老伙計”的。

  1970年,石柱溝村大隊引進了一臺嶄新的“東方紅-75”履帶拖拉機,徐永山被分配做了駕駛員。自此,一人一機就開始了長期的合作。

  “一干就是十幾年,春天耙地,夏天蹚地,秋天翻地,再加上播種、為修建水利工程拉土拉木頭……從來沒閑過,也從來沒修過,噴油嘴都是原裝的。”老徐得意地說。

  1980年,時任農(nóng)機部部長項南在《中國農(nóng)民報》上專門撰文《假如都像徐永山》指出:

  按規(guī)定,耕1畝地用的油,不能超過0.8公斤,不少機車超過了1公斤,而徐永山只用了0.65公斤;

  按規(guī)定,耕1畝地,作業(yè)成本不能超過0.8元,有的地方超過了1元,而徐永山只需0.4元多一點;

  按規(guī)定,拖拉機工作量達到5萬畝就得大修,大修一次得花三四千元,而徐永山的拖拉機工作量已達11.7萬畝,還不用大修,機車保持了良好的技術(shù)狀態(tài)。

  …………

  這是怎么做到的?

  老徐說,他的秘訣說來簡單,就是不讓“老伙計”受委屈:經(jīng)常為它洗刷油罐、油桶和油箱等設(shè)備,保持清潔;嚴格執(zhí)行操作規(guī)程,不讓外人開車,不超負荷作業(yè);一年四季都不忘給它加熱水……就是這么簡單而細致的處理,老徐一堅持就是10多年。憑借對“老伙計”的細心照顧,徐永山先后被評為市勞模、省勞模,全國勞模,還受到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(lǐng)導(dǎo)人的親切接見……

  說到這里,還有個小插曲:1979年評全國勞模的時候,吉林省上報了老徐,可沒多久就被駁回了。據(jù)說,當時上級部門請了一名農(nóng)機專家,專家一看材料,認為用了10年連發(fā)動機都沒拆,這肯定不可能。

  后來,中國一拖把這款拖拉機的設(shè)計師專程派去開了證明,加上專家驗證,老徐才終于被評為全國勞模。

  搭檔險“分手”

  這回老徐來洛陽,一是圓夢,“早就想到‘東方紅’來看看”,二是來取中國一拖的榮譽用戶證書。

  中國一拖在發(fā)證書時介紹,老徐的拖拉機工作量超過11萬畝,還不用大修,這不僅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極其難得,至今仍是一個奇跡。

  可創(chuàng)造奇跡的這一對搭檔,當年還差點失之交臂。

  那是在1983年,村里實行分田到戶政策,老徐所在的村部機耕隊解散了,“老伙計”的歸屬問題很快提到日程上。大隊的意思是把這輛“東方紅-75”賣掉,老徐說什么也不答應(yīng)。“當時哭著喊著求隊里。”老徐說,后來,他拿出一半蓋房子的錢買了一臺農(nóng)機和大隊換,經(jīng)歷幾番周折后,才正式取得了這相伴多年的“老伙計”的所有權(quán)。

  當年拿蓋房子的錢換來了“老伙計”,后來又蓋新房子時,老徐給“老伙計”設(shè)計了110多平方米的磚瓦大房,自己卻住6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。

  為啥?

  “這是我的命根子?。?rdquo;老徐說,這么多年來,想收購這臺拖拉機的人絡(luò)繹不絕,可任憑對方說破嘴皮,他就一個意見:不賣!“給多少錢也不賣,這輛拖拉機是我的命根子。”老徐說。

  平時老徐愛說“這是我的命根子”。在中國一拖建廠60周年大會上,老徐謙虛又感恩地說:“沒有東方紅,我啥也不是。”

  那一刻,全場掌聲雷動。

  “退休”閑不住

  老徐這次來也匆匆、去也匆匆,盡管中國一拖很是熱情,可在“老伙計”的家鄉(xiāng)待了兩三天,老徐就要回去。

  老徐說,他惦記家里的“老伙計”,幾天沒見就想得慌。

  平時,怕“老伙計”發(fā)動機銹蝕,老徐每天的頭等大事,就是去搖一搖發(fā)動機,而且每天必須早起看一看“老伙計”,出門回家再擦一擦,晚上才睡得舒服。說也神奇,和“老伙計”一樣,老徐雖然75歲了,牙完好,耳不聾,和“老伙計”一樣“棒棒的”。

  現(xiàn)在雖然閑了,但這對搭檔平時還要“發(fā)揮余熱”。

  鄉(xiāng)村多土路,汽車經(jīng)過有時難免陷在泥坑里,這時候就得“老伙計”出馬,“掛上鋼絲繩一拽就出”。這幾年,他們配合拖車有上百次。

  可惜后繼無人,老徐的兒子和孫子都沒當農(nóng)機手,改做苗木生意了。徐家包了400多畝地,不過平時澆地什么的,還是少不了用大型農(nóng)機。

  記者問:“那用的還是‘東方紅’嗎?”

  老徐斬釘截鐵地回答:“必須是,這輩子只認‘東方紅’!”

  更多公司信息,請訪問: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

分享到:
新聞來源地址: http://news.lyd.com.cn/
  • 13598953629
    發(fā)布于2015-12-17 20:30
    拖拉機收割機玻璃批發(fā)  --來自農(nóng)機通手機版
加載更多